English

难忘的《大众哲学》

2001-01-18 来源:光明日报 徐红年 我有话说

1948年底张家口解放时,我正在张家口师范上学。学生们都沉浸在解放的喜悦里,走廊内壁报琳琅满目。“真理”、“进步”是普遍的话题。壁报有一个栏目叫“点将台”,内容是出一个问题指定人回答,我出了个问题:“什么是马列主义?”请体育张老师回答。张老师看到后对我说:“这个问题我也不懂,等给你找本书看。”过了几天他给我拿了一本书来,这是一本解放区出版的《大众哲学》,用又黑又薄又涩的麻纸印刷,作者艾思奇也不知是何许人,看名字怪怪的,大概是个外国人吧。我还以为这是一本像《老张哲学》一样有趣的书,看了几页才知道不是小说,我稀里糊涂地读完了那本书。但其中有些章节标题很有趣,如“孙悟空七十二变”,“雷锋塔的倒塌”,竟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。这是我读的第一本讲马列主义的书,它竟与我相伴了几十年。后来我上了大学,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哲学,我不仅知道了艾思奇是中国人,《大众哲学》跟我同年龄(初版于1934年),而且努力用马列主义哲学思想改造自己的思想,掌握正确思想方法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。六十年代初,我在中学教书,讲《辩证唯物主义常识》,托在天津工作的一位同学给买一本参考书,他给我买来的竟是一本《大众哲学》,并在书的扉页上题了十个字:“艺高人胆大,真理铸灵魂。”从此这本书常置于我的案头,我用它那深入浅出的方法,给学生讲课,得到学生一致好评。当时毛主席号召学哲学,我在《张家口日报》的学习栏上发表了一二十篇学哲学的文章,也得益于该书的启发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来了,办公室被造反派作了“兵团司令部”,那本《大众哲学》,连同《马恩选集》、《列宁选集》和省吃俭用积攒下的上百册书,统通被红卫兵小将革了命,送到废品收购站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始终惦记着买一本《大众哲学》(最好是我第一次读到的那种版本),放置在我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,因为它不仅是我的启蒙教科书,也是我人生和事业的向导,是跟随我大半生指导我工作的老师。但经过多方搜求,到今天也没买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